安徽工人日报社

报刊:《安徽工人日报》

内容搜索

标题导航

  • 我型我秀

    摘要:

  • 乐呵姐夫

    摘要:我的姐夫六十多岁了,满头黑发,皮肤显白,走起路来,脚底生风,说起话来,声音宏亮。他喜欢热闹,什么时候见着他,都是乐呵呵的。姐夫初中毕业后,赶巧当上了民办教师。他没上过师范院...

  • 父亲送我一片青瓦

    摘要:三十多年前,我离开故乡时,父亲既没有抓一把故乡的泥土,也没有取一瓶故乡的水,而是把一片陈旧的青瓦塞进了我的行囊。多年来,我一直和这片青瓦对视,揣摩父亲的希冀。在他乡异地“上...

  • 瞬间的心动

    摘要:心动的感觉人人都有过,该如何形容呢?《红楼梦》中,宝黛初相见,宝玉说“这个妹妹我见过”,我想这就是心动的感觉吧。有的时候心动不是因为新鲜,而是源于似曾相识,仿佛是前世之缘,...

  • “撵”孩子出门

    摘要:表妹是个贤惠之人,家里一干杂事都是她大包小揽。她的女儿小萱乖巧、安静,平时很少有话,家里亲戚和她搭个话,她也会脸红,眼里满是怯意。高考结束小萱天天宅在家里睡觉、追剧。让她出...

  • 修补人生

    摘要:孩子的一件外衣破了个洞,我随手就要丢掉。母亲却说:“修补一下,这衣服还挺好的。”我丝毫不怀疑母亲的手工,只是觉得现在条件好了,没有必要再补了。可是母亲非常喜欢修修补补,家里...

  • 母爱悠悠辣酱香

    摘要:我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,饭桌上若要没有辣酱,即便满是佳肴,也觉得口中无味。一碗饭,就上几口炒辣酱,吃起来那才叫酣畅淋漓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我作为知青,响应国家号召,插队到离...

  • 无标题

    摘要:o

放大 缩小 默认

母爱悠悠辣酱香

   期次:第7405期   作者:□汪云寿   查看:37   

我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,饭桌上若要没有辣酱,即便满是佳肴,也觉得口中无味。一碗饭,就上几口炒辣酱,吃起来那才叫酣畅淋漓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我作为知青,响应国家号召,插队到离家四十多里外的一个村庄。那时我还不满十八岁,长得瘦小,第一次出远门独立生活。所在生产队人多地少,条件非常简陋,我和另一位同学被分到一间废弃的稻场棚里,七八个平方,住得挤,吃得差。有一次回家,母亲看我黄皮寡瘦的模样,心疼得直掉泪,再三叮嘱我干农活要悠着点,不能把身体累垮了。得知没有下饭菜,母亲说,赶明儿我给你准备些炒辣酱带回去。

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母亲,精于烹饪,做辣酱更是拿手绝活。记忆中母亲每年都做几次,她做起辣酱来,从选料到加工,每个步骤都有讲究。比如,蚕豆不仅要颗粒饱满,还必须是本年新收的;干虾务求新鲜,并剪去虾头;肉则取纯精肉,并切成细丁;至于配料辣椒、生姜、蒜子等,比例多少,甚至用什么油炒,一点也不含糊。

第二天吃过午饭,母亲就忙活开了。她从年年做的生豆瓣酱盆里挖出一大碗,烧翻滚后倒入生酱;哧啦一声响,香味立马就从厨房里飘散开来。差不多时,再放上先前炒至七八成熟的干虾和肉丁,最后将备用的蒜蓉、姜末、剁椒等全部倒入锅里。炒好起锅后,一盘色泽亮丽、鲜辣可口的炒辣酱大功告成。

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母亲,为何做酱有那般耐心。母亲没有高深的道理,只是淡淡地说,希望我吃得好、长得快。我知道,朴实的言语里倾注的是母亲殷殷的呵护和关爱,路再远也隔不断母亲对孩子的挂念和担心。

放大 缩小 默认

安徽工人日报社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2412次访问,全刊已有1107393次访问